研究机构

电力系统研究所

2024-03-26 8:59 管理员

机构简介

电力系统研究所起源于bat3651920年创立电气机械工程科电工专业,是哈工大最初建设的4个专业之一,当时本科毕业设计的方向是大型发电厂设计和城镇配电网设计,是我国最早培养电力专门人才的专业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在前苏联专家指导和帮助下,成为国内的骨干学科,是我国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及继电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兄弟院校输送和培养了众多优秀教师。1961年哈工大归属国防科委后,不再保留电力系统等民用专业,发电厂电力网及其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动力经济等专业整体迁入北京电力学院(后更名为华北电力大学)。随后高电压专业又搬迁到武汉水利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1978电力系统方向恢复研究生招生,专业开始恢复建设,1987年恢复本科招生,1990年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博士点通过审批,同年与电机学科一起获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电力系统研究所现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0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6,讲师3人。

专业紧密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面向绿色电力与智慧能源领域开展研究,注重前沿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形成了产学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格局。

研究方向

新型电力系统运营与调度,寒地新型电力系统与源网荷储协同电力市场与虚拟电厂,清洁能源与直流输电,电力光学传感与保护,灵活交流输配电技术能源互联网

成果展示

1.于继来教授提出电力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方法,经过20多年发展,形成了完整的能源多流分析与溯源理论体系。

2. 全国唯一基线地表辐射观测站。观测秒分辨率的三相短波辐射以及上行长波辐射。全国首套基于风云4A卫星的太阳能资源产品,首次将太阳能模型链嵌入卫星反演辐射,深刻掌握我国太阳能资源。

    YANG DAZHI 站长

3. 全国首套基于风云4A卫星的亚公里级太阳辐射产品。首次研发500米分辨率太阳辐射产品,支持我国光伏场站级别的资源评估与预测。

4.高比例风光能源电网不确定度理论与调控技术

5. 发明了“炉--协调的新型一次调频控制方法,攻克了我国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因调频寿命损耗大、严重制约参调能力的难题,显著增强了该类型机组在风光电源高占比电网中调节的灵活性研究成果领先国内外行业标准,并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


6.从能源-环境耦合视角出发,面向寒电电网源、网、荷多个环节的技术挑战,在模型构建、调度控制、资源评估和激励机制多个层面开展技术攻关,攻克了高寒地区电力系统低碳灵活运行若干关键问题,为破解高寒地区新能源消纳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

7.首次提出了基于直流电抗器电压变化率的故障检测策略,实现了对故障的精确定位,并将故障检测时间减少了一半以上,为直流故障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成果在IEEE Trans. Power Delivery发表,开启了直流故障检测的全新方法,引起广泛关注及跟进,Google Scholar统计目前被引350次,并入选ESI 1%高被引论文。

8.研发成功新型电力系统源---储协同规划与运行模型及对应的优化引擎,能够优化10万级整数变量、100万级连续变量、1000万级约束构成的高维模型,实现未来不同规划期(5~40年)机组组合与源--储投资决策的一体化优化,求解时间比CPLEX求解器平均缩短70%

9.聚合多元海量灵活性资源的虚拟电厂


联系方式

所长:徐英

地址:电机楼40041-40050;科学园TIB7层

邮箱:ying.xu@h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