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平台官方版下载

博导说话 分量有多重

2003-06-14 15:13 管理员
                        蒙文仲  

  据报道,哈工大将对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行重大改革。从今年秋季开始,导师评价结果将首次被记入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该校在入学考试改革中加大了对考生基础知识、整体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力度,也充分发挥专家、特别是导师在博士生选拔招生中的作用。

  “硕士比本科好考,博士比硕士好考。”这是高校校园里一度流传的一个顺口溜。要想获得博士的头衔,在普通人的眼中,似乎“难于上青天”!那源何产生“博士比硕士好考”这句顺口溜呢?原来,博士生专业课考试中,基础与专业知识拉不开,偏向于专业知识多,客观上降低了考试难度。于是有人认为,过去大多数考生在专业课考试中很容易达到及格成绩,而最后决定博士生录取的关键因素却在于外语成绩——博士生录取的天平倾斜了。

  如今,哈工大改革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将导师评价结果记入了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成绩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导师说话的分量,改变了过去“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试方式。从这方面看来,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加重博导说话的分量,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这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导师说话分量重了,会不会导致“近亲繁殖”?高校内部长期存在的复杂人际关系,一直是学术独立的最大障碍。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及派系观念,一直以来就让很多高校博士生导师感到头痛不已。面对自己的弟子,博导们要做到忍痛割爱,需要的又何止是勇气和胆量。以前招收博士生过程中,导师的“权力”较小甚至没有,这或多或少给了博导们“忍痛割爱”的“借口”。现在,博导说话的分量重了,虽然不能理解为导师“想要谁就要谁”,但其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导致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不论是对学生本人来说,还是学校的长远发展,必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次,导师说话分量重了,会不会滋生腐败现象?加重博导说话的分量,给权钱交易留下了更大的空间,很可能产生腐败现象。近期,媒体对学术腐败现象已多有披露。从博士论文抄袭事件,到利用职务巧取豪夺出版著作,再到如今一些研究生论文答辩走过场,学位论文水分增多,都表明学术界远非净土。处于并非真空的象牙塔,如果博导们利用“手中之权”谋求不正当利益,就会产生腐败。由此看来,加重博导说话的分量,无异于给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由此看来,加重博导说话的分量,还应该制定良好的约束机制,使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和腐败现象没有滋生的土壤。同时,博导们也要坚持学术道德准则,不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说,是因为我国对博士生的培养是导师负责制,培养出的博士生质量如何、论文水平高低,导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导师带的博士生就是他的科研助手,如果自己的助手不够水准……,这不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博导说话的分量应该加重,但应该有多重呢?这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所以,加重博导说话的分量的时候,千万不可忽视由此带来的问题。  
 
摘自: 光明日报 (6月12日)